得獎年度

創作理念

近年來AI科技在各個領域裡爆發式的成長,不到2年的時間,各種生成式AI已經融入了所有人的生活。而在可見的未來裡也將有更多的人型機器人會參與人們的一切。可以說AI的進行式就是一場沒有極限無法定義的科技大躍進。

第一名    陳瀚恩

  VIEW MORE

創作理念

透過視覺語言呈現人工智慧在生活中無所不在的滲透與轉變。畫面中心是一顆結\r\n合眼球與機器人造型的意象,象徵「人類視角」與「機器智慧」的融合——它既\r\n是觀察者,也同時是被觀察的對象,象徵人機共存的新視野。從中心向外擴散的漩渦狀科技矩陣,模擬出如同放大鏡般的視覺效果,象徵人類透過 AI 放大對世界的理解與感知。這些層層環繞的線條與符號結構,不僅呼應數據流與科技網絡的意象,也展現 AI 在醫療、交通、教育、音樂等多元領域的應用與延伸。

第二名    游柏威

  VIEW MORE

創作理念

「一日之所需,百工司為備」,象徵人類社會仰賴各行各業的專業與協作。
而來到現代,AI 技術的興起正引領各領域與產業進入爆發性的變革階段。 
畫面以一塊象徵 AI 的晶片為起點,串聯交通、居家、體育、教育、醫療、娛樂等日常情境,表達 AI 正持續滲透到各個產業與生活場景中,掀起革命性的進展——「AI 不只是想像,而是現在!」 然而這不僅是階段性的革新,更是持續進化中的過程。 在這令人振奮的技術潮流裡,沒有它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第三名    黃裕雯

  VIEW MORE

創作理念

以連續立方體為核心視覺,象徵科技世界中多面向、交錯且不斷演化的結構。每個立方體面上呈現人們進行不同活動的情境,呼應 AI 已深入日常、工作與創造的各個層面。穿插於立方體表面的各種物件符號,則代表不同生活面向由 AI 技術驅動,無所不在。整體構圖營造出「不再只是觀望,而是身在其中」的意象。

佳作    王孟妤

  VIEW MORE

創作理念

I drew the Picture by myself, and the reference that i took are from the transition between humans using people to literally using AI as their partner to help their daily activities

佳作    李思良

  VIEW MORE

創作理念

這幅作品呈現AI從數位世界走向人類,象徵科技與生活正密切融合。主視覺中的AI機器人朝向觀者伸出手,代表AI不再只是未來想像,而是正在發生的改變。我們正「親眼看見」AI走進校園、進入產業、融入日常,改變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藍橘對比的色彩強化科技感與溫度,動態透視則強調AI進行中的力量與速度。我希望透過這幅畫讓觀者感受到,我們不只是旁觀者,而是正在參與這場轉變的重要一員。AI的未來,其實就是現在

佳作    沈鈺婷

  VIEW MORE

創作理念

這張海報以「看見AI進行式」為主題,展現出AI已經深度融入教育、產業與日常生活的未來場景。整體視覺採用科技藍為基調,營造智能未來感,中央以一個巨型全息AI機器人為主體,象徵AI的核心驅動力,四周圍繞著教室場景與產業應用,代表AI不再只是想像,而是真實改變正在發生。 畫面中的學生與AI機器人協同學習,傳達AI已進入校園,翻轉傳統教育模式;背景則描繪產業智慧化場景,象徵數位轉型的進行式;而浮動的數據、介面與虛擬投影,更強化AI滲透日常的氛圍。 整體構圖不僅讓觀者「看見」AI,更邀請參與與體驗,呼應主題「不再只是觀望,而是參與正在發生的改變」,傳遞AI正為台灣帶來前所未有的智慧革新。

佳作    周君威

  VIEW MORE

創作理念

這幅海報以「看見AI進行式」為主題,呈現人工智慧(AI)作為未來社會核心驅動力的願景。 海報中心是一隻發光的機械手,輕捧著閃耀的「AI」球體,象徵AI技術在創新未來的變革力量。 背景描繪浩瀚宇宙,點綴星星、行星與漂浮的數位元素如對話框和表情符號,展現AI解鎖無限可能的廣闊邊界。 環繞機械手的四個人物角色,以不同方式與AI技術互動,反映AI融入日常生活的多元場景,提升溝通、激發創造 力、優化工作與娛樂。角色與數位圖案的動態連結,強調AI在促進全球連通性與互動的關鍵角色。 海報採用鮮豔色彩與科技氛圍,邀請觀眾探索AI驅動的新時代。

佳作    林資清

  VIEW MORE

創作理念

人類在科技浪潮中張開雙眼,從觀察走向實踐,成為改變世界的點點星光。 中央眼球意象開門見山地呼應主題「看見」,成為畫面焦點。藍、綠、黃的光影交織暈染,如星環般層層展開半立體空間。畫面採用螺旋式構圖,以「A」「I」作為視覺支柱,象徵 AI 正快速貫穿人類生活。 每層平台上,各行各業角色登場——觀星者、科學家、老師、建築師、釣魚者與日常科技使用者,從探索、學習、應用到創造,共同勾勒出 AI 的生活實踐。在浩瀚宇宙中,我們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星之所向。 傳達出從「看見 AI」到「擁抱 AI」的歷程,我們不再仰望未來,而是懂得活在當下。

佳作    施保丞

  VIEW MORE

創作理念

這件作品是以從生活、城市、科技三個層面出發,傳達人工智慧正在悄悄改變我們的世界它不再只存在於實驗室或科幻電影中,而是真實走入我們的日常、學習與產業。 透過具未來感的城市構圖、機械元件與電路線條,象徵 AI 在建構我們未來社會的基礎結構;而大量出現的「眼睛」意象,則代表我們「親眼看見」「親身體驗」AI 帶來的轉變。

佳作    洪澤震

  VIEW MORE

創作理念

主視覺以階梯式構圖呈現AI滲透日常生活的多元面貌,從學習、工作到娛樂都可以發現。畫面使用繽紛色彩搭配簡約線條,讓冰冷科技感變得更親近。中央核心晶片象徵AI的智慧核心,四周有螢幕、雲端、Wi-Fi等符號,還有機器人與人類的共存關係,象徵資訊串聯與智慧互動

佳作    徐聖富

  VIEW MORE

創作理念

本作品以「看見AI進行式」為題,採插畫融合科技風格,描繪AI在生活中逐步滲透與共存的過程。畫面主角象徵人類意識,眼神穿越未來城市與科技藍圖,象徵對AI未來的探索與期待;腦中交織著教育、醫療、交流與自然環境的場景,象徵AI應用的廣度與深度。圖中融合人機互動、數據流、時間軸與虛實空間交錯的構圖語彙,傳達科技不只是冷硬的運算,更是與人類生活情感緊密結合的進行式。這不只是一張展覽海報,而是一場對未來願景的視覺宣言。

佳作    張心慈

  VIEW MORE

創作理念

我的作品理念是利用了目前生活中會出現的一些和AI有關係的,像是捷運和一些大眾運輸,然後自駕車系統,和一些雲端或著智慧家居等。畫面上的人和機械手臂的互動,代表著我們現在生活中已經開始出現許多和AI相關的東西。在這個AI進行式的時代下,有了AI可能讓我們在生活中有許多事情方便了許多,但也讓我覺得有時候使用AI時,我們也要保持著自己的獨立思考,在這樣的配合下,才讓生活更美好。

佳作    張沛穎

  VIEW MORE

創作理念

用眼睛的形式表達看見ai進行式這個主題,並且不是單純使用人眼看見某件人工智能的物件,而是將兩者結合,用最明顯最吸引人的方式把主題占最大的版面。

佳作    陳柏亨

  VIEW MORE

創作理念

自信與強大能量姿態「即刻綻放的科技光芒」,綻放出的光流象徵AI智慧的傳遞,進入生活產業場域,展現人與AI同步進行、共創未來。帶來的熱情動能與理性智慧已深植生活,橙色能量弧線環繞全圖,象徵台灣作為AI發展的重要據點,正向世界發送著創新的訊號與實踐力。宣告AI,不只是正在發生,也不再只是科幻的願景,而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親眼見證、親身參與的進行式共同發光的此刻。

佳作    陳信明

  VIEW MORE

創作理念

這次的主視覺從一座「立體透明時鐘」出發,象徵 AI 如同時間般持續推進、不曾停歇。時鐘被拆解成拼圖片段,對應教育、醫療、交通、生活等日常場域,讓觀者直觀感受 AI 已深入生活各面向。 拼圖代表我們正一塊塊「拼湊未來」,雖然各自獨立,卻能彼此連結、共構智慧生活全貌;透明材質象徵 AI 的開放性與可視化,傳達科技應被理解、參與。 整體風格融合童趣感與柔和色彩,搭配互動場景,使 AI 不再冷冰冰,而是貼近人心、參與成長的夥伴。我們想說的是:AI 並不是未來,而是正在進行的現在。

佳作    張軒浩

  VIEW MORE

創作理念

在本次創作中,我以積木與大型機械裝置為視覺主軸,構築出一個象徵「AI技術組裝未來社會」的構圖。每一顆漂浮方塊代表一項人工智慧的應用場域,從教育、醫療、交通、溝通到日常生活,這些技術模組正逐一被嵌入城市機構,推動台灣智慧化的進行式。機械裝置上方的工程師與操作人員象徵人機協作,強調AI並非取代,而是共創。整體色彩採用明亮的藍橘對比,呈現數位科技的理性與創新的活力。畫面中細節如雲端圖示、UI介面、網路連結線等,也進一步呼應AI資料流的動態建構過程。這張作品希望傳達出「AI不是遠方的未來,而是我們正在一塊一塊拼接的現在」。

佳作    陳靜榆

  VIEW MORE

創作理念

用VR眼鏡作為「看見AI進行式」的主題,眼神充滿驚喜與期待,象徵觀展者進入AI世界的探索旅程。畫面中包含5G、機器手臂、飛機、台北101等元素,代表科技發展在通訊、製造、交通及智慧城市等領域的應用,充分展現AI與生活密切結合的可能性。用散發的形式構圖,讓畫面可以聚焦圖中的科技元素。

佳作    葉秋瑀

  VIEW MORE

創作理念

主題《看見 AI 進行式》象徵著我們不再只是遠觀未來,而是身處於 AI 正在發生、深入改變生活的此刻。所以我以「方向盤」作為視覺核心,象徵人們對生活與科技未來的操控與引導,同時結合「錶面」的構圖概念,表示我們正活在 AI 時代的時間軌跡之中,而這即是我們的日常。 方向盤中嵌入了智慧城市、交通、自駕、家庭、工作等圖像,代表 AI 已運用至教育、產業與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機械手臂的加入,暗示科技與人類的協作關係,而儀表數據與科技圖騰則突顯數據驅動與未來感。 這幅作品不僅是在「看見 AI」,更是提醒觀者:我們正處於 AI 的進行式之中。

佳作    劉子侑

  VIEW MORE

創作理念

本作品以幾何錯視樓梯為構圖主體,向視覺藝術家艾雪(M.C. Escher)致敬,象徵AI正處於持續演化的「現在進行式」。畫面中央巨大的眼睛象徵我們正見證、參與這場科技變革。交錯樓梯連結教育、醫療、交通、製造與日常生活,展現AI融入各行各業的真實樣貌。無人機、語音助理、機器手臂、數據儀表等元素,體現AI應用的多元場景與功能。色彩風格採柔和漸層與幾何語彙,平衡科技冷感與人文溫度,傳達共創、參與與包容的理念。這不只是對AI發展的觀察,而是邀請全民走進AI的當下,一起看見、學習與實踐,迎向共創的智慧未來。

佳作    劉穗銹

  VIEW MORE

創作理念

中間以眼睛做為主體,呈現看見AI進行式的意象。\r\nAI機器人與人擊拳象徵我們與AI的合作,眼睛當中不同的色塊則呈現AI機器人在百工百業及生活當中的樣貌。\r\n如今的AI 導入百工百業當中,每個產業都能看到AI,正在發生的此刻,讓我們理解它、參與它,讓AI幫助我們職場更效率,生活更便利!

佳作    賴寬哲

  VIEW MORE

創作理念

雖然AI的使用已經越來越普遍了,但是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以一個人在想象著未來AI能做的事的形象來畫出來。

佳作    鍾亦岡

  VIEW MORE

創作理念

以「向上」、「新興」、「進步化」三要素為核心概念,用「箭頭」的符號意象從線性向上延展來呈現114年資訊月主題:AI是不斷往前的進行式。設計以視覺重心集中、色彩多元具未來的想像,注入繽紛、前瞻的新思維;從現在的生活開始,食衣住行都因AI導入而演變,凝聚成一股動能,就如創作的視覺表現,AI進行式帶來刺激,它可以是一股襲來的風暴,打破對資訊與架構連結的框架。啟動吧!AI正引領我們前進,在資訊世界裡構成強大的網絡。

佳作    爐宏文

  VIEW MORE